买年货作文范文(记得那一年春节购买年货)

100次浏览     发布时间:2024-10-27 08:46:59    


虎年春节即将到来,古镇街道上年味越来越浓了,超市商店里披红挂彩,马路上行人匆匆,办年货的人们手里提着,肩上扛着,自行车上驮着。看着这一切,我想起了那一年春节购买年货的往事。

那是上世纪70年代的一个春节前夕,处于计划经济时期的年代内物资特别匮乏,什么东西总要凭票供应,凭购米证去买,连豆腐店的卜页、茶干总得凭条供应。我们当地有风俗,大年初一全家人要聚在一起吃早茶,所谓吃早茶就是一边喝茶,一边吃茶头,吃完茶头后每人再吃一碗汤圆,算是早餐。茶头的主体是卜页、茶干,而当时每口人凭购米证只能买到二两卜页,四块茶干。我的一个朋友的父亲是全镇唯一豆腐店豆腐店的经理,每逢过年很走时,好多人走后门找他要条子买茶干卜页,有时他被人找烦了,年前几天干脆躲了起来。那一年还是我那朋友偷偷地塞给我半斤卜页条子。有了条子我自然很高兴,哪知道凭条去豆腐店购买也是并非是件易事。豆腐店设在后大街西端,原是废弃的老澡堂改建的,作坊内热气腾腾,师傅们在加班加点地连续干活。作坊门前一条长桌一栏,便是售货处。院子里挤满了手上有条的人们,大家的双眼不停地注视着作坊内师傅们的每一道工序。当大师傅捧出刚榨好的一摞子卜页,人们便涌了上去,不一会就卜页被一抢而空。买到的喜滋滋地走了出去,没买到的只好再等下一摞出榨。那天我整整等了三个小时,才买到半斤卜页。

春节吃鱼圆也是我们当地的风俗,据说从明末清初就有了。鱼圆象征团团圆圆,年年有余,春节的饭桌上吃上鱼圆,是一件非常吉利和开心的事。那年头,每家每户凭粮证供应二斤鱼,到位于镇南河边的水食站购买。水产大队的渔民把下湖取到的鱼运给水食站作为任务完成,水食站则用这些鱼按计划供应标准卖给市民。每天清晨,水食站门口就站满了买鱼的人,有的人为了买到鱼竟清晨三四点钟就起来排队。渔民刚抬上一筐鱼来,排队买鱼的人就喊起一条声,人们举着购米证争先恐后地向前挤,有的人还使劲地喊里面熟悉的工作人员,意在关注他。那年代有关系和没关系大不一样,有关系的能买上一两条大鱼,没有关系的人只能买上些小鱼。

记得那时我家共七口人,只有我和父亲两口人是居民户口,母亲和弟妹们全是农村户口,农村户口自然是没有鱼计划供应的。当我无奈拎着几条小鱼回来时,母亲不高兴地说这么小的鱼怎做得成鱼圆,一气之下,把鱼全部红烧当一顿中饭菜吃了。

快到年二十八了,家中还没有做鱼圆的鱼。母亲急了,催父亲出去想想办法,而父亲则不着急,做着他该做的事。记得那天晚上父亲喝了二两酒后,穿上军用黄大衣拿着长手电筒出发了。深夜二点多钟,我被一阵说话声惊醒,睁眼一看,原来父亲回来了,地上放着两条大青鱼,一条有六斤,还有一条最起码十斤奔上。第二天我才知道,父亲认识一帮丝网帮的渔民,平日里帮他们搞点烟酒计划,时间长了成了好朋友。听说渔民们在下官河的九里湾一带打鱼,父亲一口气跑上十里路去找到了他们。说明来意,渔民朋友很义气,特地下网捕鱼,十点多钟后起网,一下子捕了十几条鱼,其中最大的两条卖给了父亲。看到这么大的鱼,我仿佛闻到了餐桌上鱼圆香喷喷的味道,带着愉悦的心情进入了梦乡。

那年春节我们家终于吃上了茶头,吃上了鲜美可口的大鱼圆。那凭计划供应买年货的情景记忆犹深,至今难忘。如今改革开放后市场繁荣,物资丰富,现在人们随心购物,上街转上一圈,全部年货都可以买回来,连鱼圆也可以不要自己买鱼制作,去农贸市场到专业加工户那里,买上几斤回来,方便得很。

五十多年过去了,回想起来,办年货过春节真是两个时代两重天啦!